肝硬化病人定期磁共振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小肝癌

2018-04-08 肝胆相照 A+ A-

磁共振(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独特的显像能力,还能够反映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多数情况下,磁共振在发现病变和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方面较超声和CT更敏感,更加准确。目前,磁共振检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继CT之后的一种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比如肝硬化病人,肝脏彩超检查的时候,常常会检查出肝脏有许多结节灶,或者报告肝脏回声粗糙。肝脏如果进行磁共振检查,不但能够清楚显示肝脏硬化结节,还可以对结节进一步评估,判断结节有无癌变。如果一旦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效果相当满意。

t0170ed87b07415872d.jpg

一旦确诊肝脏结节癌变,或诊断小肝癌,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肝脏部分切除;2.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3.肝脏射频消融或微波治疗。

究竟选择哪种方法更好,医生需要根据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确定。

磁共振检查对肝脏肿瘤治疗后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能够观察病灶治疗后的效果,还可以发现肝脏其余部分有没有新病灶出现等。


温馨提示

1.肝脏病变的检查,首选彩超。当彩超发现肝脏有病变,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时,磁共振检查是最好的选择。

2.肝硬化患者,需要常规6-12个月复查肝脏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定期化验甲胎蛋白(AFP,这样对观察肝硬化结节是否癌变效果非常好。

3.患者一旦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或诊断小肝癌,需要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非常好。(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本文百姓就医咨询肝胆相照平台授权转载,查看更多科普,请下载肝胆相照APP。

马臻-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jpg

患者图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