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升高就是肝功能异常吗?

2018-12-03 肝胆相照 A+ A-

今天,我收到两位网民的来信,都谈到肝功能中的碱性磷酸酶。

一位网民是刚当上妈妈的乙肝病毒感染母亲,孩子母婴阻断成功,7月龄时检查,抗体大于1000 mIU/ml,但肝功能中的碱性磷酸酶298 U/L,大于成人的正常参考值150 U/L。这位妈妈非常害怕,认为孩子的肝功能出现问题,来信问我怎么办?

另一位网民是一位正在怀孕的乙肝母亲,现怀孕37周,检测肝功能也发现碱性磷酸酶升高到200 U/L,高于一般女性成人正常参考值100 U/L。她很担心,来信问我是不是乙肝发病?

为了解答这两位网民的问题,我今天就写一篇文章,给大家讲一讲碱性磷酸酶的问题。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于肝脏、骨骼、肠道和胎盘,由于肝脏和胆管的病变对碱性磷酸酶影响较大,所以把它作为肝功能的一项指标。但碱性磷酸酶升高并非都是得了“病”,在生理情况下也可以升高。

生理性碱性磷酸酶升高见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和女性妊娠期。

碱性磷酸酶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存在于骨骼中,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期,由于骨骼的生长,碱性磷酸酶会高于正常成人,尤其是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可以高于成人正常参考值的几倍。因此,孩子的碱性磷酸酶升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于肝功能异常。第一位网民的孩子就属于生长发育期的碱性磷酸酶升高。

另外,胎盘也会分泌碱性磷酸酶。随着胎儿的发育,胎盘中的碱性磷酸酶就会释放到母亲血中,母亲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就升高了。碱性磷酸酶升高是胎盘成熟的标志,并非发生了肝功能异常。第二位网民就属于妊娠期生理性碱性磷酸酶升高。

碱性磷酸酶确实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在肝脏中,碱性磷酸酶经肝胆系统排泄,肝胆系统阻塞或胆汁淤积性肝病时,碱性磷酸酶就会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的升高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或肝内胆汁淤积。

药物性肝损害或黄疸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碱性磷酸酶(ALP)的比值RALT/ULN÷ALP/ULN)常用于鉴别黄疸的性质。ALT上升至正常上限2倍以上时,R5为肝细胞性肝损害,R2为胆汁淤积性肝损害,R值在25之间为混合性肝损害。

乙型肝炎对血清ALP的影响并不明显,大多数正常或只有轻-中度升高。但肝细胞癌变时,癌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合成基因失控,可产生大量不同构型的碱性磷酸酶同功酶,加之肿瘤压迫肝脏胆管,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与骨质钙化有密切的相关性。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具有潜在的肾小管毒性,可能使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引起低磷血症。严重的低磷血症可引起骨质疏松、骨软化,骨源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因此,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患者,血清ALTAST正常,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应警惕药物引起的骨毒性。(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181203103331.jpg

蔡晧东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本文转载蔡皓东医生自媒体,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杜志强---简阳市人民医院.jpg

微信图片_201712280951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