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患慢乙肝,你的肝软我的硬,这是啥原因?

2017-11-02 缪晓辉论健 肝胆相照 A+ A-

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得乙肝偏偏是我的肝脏变硬了呢?

这样的问题,很多慢乙肝病人会痛苦地质问老缪医生,但很多时候老缪医生会反过来质询病人。

慢乙肝算不得复杂病,甚至都不是疑难疾病,更非不治之症,但若不作为(no zuo)或乱作为(zuo,作=瞎折腾),它的结局却可能很糟糕,其中肝硬化就是最糟糕的结局之一。须知,与许多疾病一样,肝硬化也有偏爱。

NO.1长期高病毒载量与肝硬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国台湾学者于2006年在全球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数篇重要论文,报告了他们持续时间长达13年的前瞻性研究(医生圈内叫REVEAL研究)成果。他们主要观察了乙肝病毒基因载量动态变化及其与慢乙肝转归的关系。简要解读一下这个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于19911992年间收集并随访了三千多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资料,这些感染者年龄在30岁以上、转氨酶正常、没有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病;接受随访的人没有经过任何抗病毒治疗(当时也没有抗病毒药物),也不给予其他治疗。结果发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接受随访之初的病毒量(医学上叫基线水平)以及在随访期间的病毒量,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非常密切。简单地说:基线时的病毒量越高,随访期间病毒保持量越高,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越大,大到什么程度?肝硬化的发生率大到36.2%!再换个说法: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血液病毒量大于并持续大于每毫升106次方,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即使肝功能(转氨酶)长期正常,13年内有超过35%的人要患肝硬化!

微信图片_20171102101721.jpg

*参考文献:Iloeje UH,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678-86

这个研究结果震动了全球感染和肝病学界,也一直被全球各大慢乙肝诊治指南引用,并成为指导临床医师处理慢乙肝病人的重要依据。2017年欧洲肝病协会的慢乙肝处理指南,将病毒量大于106次方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年龄下调到30岁,与此不无关系。

所以我要说:

都已经发生乙肝肝硬化了,病毒在持续复制,还不赶紧抗病毒?

NO.2肝硬化家族史对慢乙肝患者有负面影响

必须明确,慢乙肝不是遗传病,是传染病;慢乙肝后肝硬化,也不是遗传病,是乙肝的迁延病。可是你知道么?人类的许多疾病虽然不能确定为遗传病,但一定与遗传有关,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乙肝肝硬化经常在一个家族中多个人发病,无法单纯用相似的生活习惯来解释,推测遗传基因也是脱离不了干系的。因为:第一,家族中患肝硬化的人是分派系的,要么发生在母系,比如外公外婆、舅舅阿姨、表兄弟姐妹;要么发生在父系,比如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弟姐妹等;第二,家族中同患乙肝肝硬化的两个人,他们可能各居南北东西,甚至海内海外,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性相差甚远。

毋庸置疑,乙肝病毒是万恶之源,但基因背景也不可小觑,它们可能在背后操纵着患乙肝后的结局。肝硬化与遗传基因易感性之间的确切关系,老缪医生目前还解释不了,儿子接班的那一天有可能产生答案。要提醒的是:一个慢乙肝患者,如果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中有一个以上的人患了肝硬化,你就要比其他慢乙肝病人更加重视抗病毒治疗、密切监测和正确养肝遗憾的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并非每人都能明白,老缪医生见到的糊涂真不少:父亲、母亲或其他家族成员在若干年前就被确诊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他/她却完全不当回事情,等找到我看病的时候,已经是悲剧了,你说杯具么?

所以我要说:

都发生肝硬化了,家族中还不止一人有这毛病,还不赶紧去医院检查?

NO.3酒精既是肝硬化的元凶也是帮凶

说到酗酒,老缪医生很生气;说起慢乙肝病人嗜酒,我就要拍桌子。

社会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流传,说是某某白酒可以防治肝硬化和肝癌,简直一派胡言!关于乙肝病毒+酒精之于肝硬化和肝癌大于2的话题,我早已撰文阐述。今复述两点:

第一,酒精本身就是导致肝硬化的独立因素,而且肝硬化发生率与摄入酒精的总量和时间呈正比;

第二,酒精对慢乙肝患者而言,绝对是导致肝硬化的帮凶。请无需质疑!

元凶和帮凶凑到一窝,不得肝硬化倒是稀罕事了。惨案天天在发生,悲剧天天在上演,可不是耸人听闻呢!老缪医生每当看诊到一个年龄在30出头就发生慢乙肝肝硬化的病人,一定会追问一连串病史,其中必定问到饮酒史:喝酒吗?喝啥酒?喝多少?喝多久?喝醉吗?还喝吗?味道可好?结果,嘿嘿,大概不低于五成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简直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所以我要说:

都已经发生肝硬化了,还不赶紧戒酒?

NO.4滥用药物催发的乙肝肝硬化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说到滥用药,缪老医生更生气。为啥呢?

因为不少病人把保肝降酶药当饭菜吃,竟然同时吃着三种甚至五种以上养肝、护肝、降酶、退黄的药物和保健品!一把一把的药往嘴里塞,就没有想过后果?

因为不少人患有其他疾病而不得不吃药时,竟然不重视肝脏的感受,不告诉医生自己有肝病,用药也从来不加选择,还指望主动监测肝功能?

因为有人把药当咖啡喝,竟然还说天然干草(此处无别字)无毒、不伤肝、不伤身!果真味道好极了么?

说个真实的故事:6年前看门诊,连着看了3个年纪不超过35岁的慢乙肝肝硬化病人,其中一位是由父亲陪着来的12岁男孩。天哪,孩子摄于父亲的淫威(也可怜天下父亲心!),竟然从4岁开始喝了整整8年的植物汤药!8年哪!另外两位年轻人则分别喝了3年和5年植物汤药或偏方!我在惊叹他们的意志力的同时,也不免感到无措。

更呛人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年轻患乙肝肝硬化的朋友,在看完半个小时门诊离开我的诊室时回头问道:缪医生,我在三年前连续喝了半年汤药,这算服药史吗?从此,只要遇到年纪不超过35岁就发生了肝硬化的病人,我一定会穷追不舍地问:吃过什么药?吃多久?吃过什么药?吃多久?吃过什么药?吃多久?

只要是药物,都有可能伤肝,中西概不例外,而患有慢乙肝的人,肝脏对药物更敏感。乙肝再加药物肝,可谓雪上又加霜!

所以我要说:

都已经发生乙肝肝硬化了,还不赶紧停止滥用药物?

归纳三点

第一,慢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是罪魁祸首,没有慢乙肝就没有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防止肝硬化的发生;

第二,家族因素或加害因素在肝硬化的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重视家族中的严重肝病史,要严格禁酒,要警惕药物加害肝脏;

第三,如果已经发展为肝硬化了,那么请:立即并终身抗病毒并终止各种伤肝行为。(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微信图片_20170626091744_副本.jpg

本文转载自缪晓辉论健,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患者图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