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肝脏弹性和肝纤维化

2017-02-07 韩大康 肝胆相照 A+ A-

医生有时会让肝病患者做一个肝脏弹性的检查。与常规的彩超不同,它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技术测定肝组织弹性,也叫瞬时弹性测定。检查的仪器叫FibroScan(简称FS)。其中LSM是肝脏硬度值,而CAP值是根据超声衰减原理测定的参数,用来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含量,了解脂肪变的情况。目前测量肝脏纤维化的非创伤性指标很多,例如APRI评分(ASTPLT比值)等指标。其中FS在临床上应用的最广泛,主要用来评估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程度,这种检查方法已经被纳入国内外多个专家共识及指南。

6c0b846a13a31895453c51.jpg 

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是依靠病理检查。但需要行肝穿刺,因有创不能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肝活检取材是局部的,结果不能反映肝脏病变的全部。相比FS检查范围大,有利于反映肝脏的整体情况。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根据其结果可以指导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近年来,FS的临床应用得到大量研究验证,但也发现了很多因素会影响其测定的结果,例如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肋间距、肝内炎症程度、腹水、还有高血糖 、饮食、血压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测定的结果。所以患者不要因其结果的波动而有思想负担,病情的结论主要听医生的综合判断。但FS仍然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timg.jpg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走向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其影响着疾病的进展速度。纤维化的形成是因肝细胞炎症、损伤和修复所致。长期的慢性损伤因素的刺激下,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 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过程的关键环节。各种损伤因素的刺激导致了HSC的活化。肝纤维化的进展,导致肝组织结构变化,严重的就会形成假小叶,即发生了肝硬化。纤维化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很多机制。对其中的任何一个过程进行干预都将对肝纤维化的逆转起到积极作用。现在已证明早期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另外对于一部分患者,单纯的病因治疗还不够,因为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虽经抗病毒治疗,仍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目前针对抗纤维化的药物主要就是中药。中药成分较多,可能从多靶点、多环节来阻断纤维化的进程。循证医学已经证明其治疗是有效的。

因此患者在积极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要定期检查肝脏弹性,观察其动态变化,如果需要要及时联合保肝抗炎、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1485160413328070085.jpg 

韩大康,北京佑安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免肝,药物性肝损害和传染病,在抗病毒、抗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从事各种肝功能不全和肝衰竭以及肝脏肿瘤的内科治疗。

本文系韩大康医生投稿,欢迎转载!更多实用科普请下载肝胆相照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