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要打吗?给谁打?怎么打?您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乙肝疫苗接种那些事儿!
先从一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看2014年我国人群最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
全国1~4岁人群的HBsAg流行率是0.32%,比上一次即2006年的调查数据降低了66.7%!
5~14岁人群HBsAg的流行率降低到0.94%,比2006年下降了61.16%!
而在2006年,我国全人群的HBsAg流行率高达7.18%!“13亿中国人中有9千万个慢乙肝病人”的说法就来源于此。
再把历史往前推14年,即1992年,我国全人群HBsAg流行率接近10%!因为这个数据,“乙型肝炎大国”的帽子就一直戴在中国人的头上。
若干年前,我总是不失时机地普及慢乙肝相关知识,同时也一直高高举起反乙肝歧视的旗帜。与友人聚餐时不免要调侃一下:“我们同桌吃饭的10个人中会有一人是HBsAg携带者”,话音刚落,用餐者们总是要面面相觑,似乎要挖出10个人中的那个“异己”分子,或者用眼神来表示自己不是那个“异己”者;
我在为200人讲乙肝科普课的时候,必定会提及听众中至少有20人是HBsAg携带者,这时台下总有人会顾盼一下左邻右舍,他们想以这样的举动来证明自己不是乙肝患者。
现在的形势为何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什么会下降得如此明显?最大的贡献者就是乙肝疫苗。
我国从200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也就是说,胎儿从娘胎里出来后的24小时内就要被接种乙肝疫苗,婴儿长大到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再分别接种一次,这就是所谓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0/1/6计划。由于当年接种乙肝疫苗还需要支付10块钱人民币的手续费,那时的10元钱对月薪几百元的老百姓而言还真不是个小数字呢!而农民兄弟年收入更少,也就一两千元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新生儿乙肝疫苗总的接种率大概在70%左右。当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教育、宣传和执行力度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接种率差别不小,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接种率甚至不足一半,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大城市,接种率也没有达到100%。
又至2005年,我国强制性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而且全免费,接种率随之逐步接近100%。如前所述,现在年龄在12岁左右的儿童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就要用千分率来计算了。
取自我国著名病毒学家庄辉院士的讲课课件
孩子们和年轻父母们真可以学着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唱起这样的歌曲了:“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慢乙肝被打倒,乙肝病毒夹着尾巴逃跑了”。当然,现在仍然还潜伏着一些坏人,否则我就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了。
以上历史数据回答了本文开头第一个问题的部分内容,接着老缪医生把所有问题串起来聊。前面说到新生儿必须全部接种乙肝疫苗,那么成人要不要接种呢?我的回答是:要,也不要!
有一类成人一定不需要接种
那就是他/她体内已经有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同时可能还伴有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这表明他们一定是在过去的日子里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感染过乙肝病毒,而后不仅自身清除了病毒(自愈),而且还产生了中和抗体。一旦有乙肝病毒再次入侵他们的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就会立即行动,把乙肝病毒颗粒团团围住,并被免疫细胞吞噬、“碾碎”,并押解到体外。可见,成人在决定是否要接种疫苗之前,一定要先查一下乙肝病毒两对半,如果抗-HBs是阳性的,那就无需接种乙肝疫苗,而且几乎可以终身高枕无忧了。
有一类成人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我们称之为“高危人群”。所谓高危人群,意思是指这些人接触血液的机会比较多,被血液中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性比较高,真是“高人”也!比如医务工作者(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因为某种疾病必须长期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比如肾衰竭做血透者、血友病患者)、静脉注射吸毒者、性乱或同性恋者。不过,大家以后见到老缪医生不要瞅着我的血管看,我的血液里没有乙肝病毒在流动。虽然我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我体内抗-HBs是阳性的,推测是当年做“小医生”的时候被感染的。记得当年在急诊室和消化科上班,有些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的病人发生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常常会把血液喷射到我的衣服上,甚至喷到脸上。前述高危人群是否一定要接种疫苗?前提也还是要查一下体内是否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还有一类人比较特殊
那就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对象或配偶。他们算不算高危人群?显然算。可是实际情况是:很多男女青年在恋爱或结婚时并不知晓对方患有乙肝,多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自己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了。请注意,我故意给“密切”二字加了引号,夫妻或甜蜜有加的年青男女朋友们的接触能不密切吗?密切到什么程度你懂的。那么他们究竟要不要接种疫苗呢?这得把话分三头说:
第一,如果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甚至在同一个bed上同room数年或十数年,所育孩子也已经加减乘除算得倍儿棒,那还去接种啥子疫苗嘛!要感染,可不早就被感染了么?
第二,刚刚恋爱、同居、结婚的青年男女(如果没说错的话,现在的多数年青人在这三种状态下,性行为已经成为历史事件了吧?),一旦发现对象或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建议从发现的那一天起实施0/1/6计划接种乙肝疫苗,性行为暂停一个月以上。
第三,回到前面说过的,无论是性前或性后发现对象或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你血液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那就别瞎操心了,不打疫苗!
还有更特殊的一些人
年纪四五十或五六十岁了,儿子女儿也都已经有儿子女儿了,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老伴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而且去医院检查之后,发现自身乙肝表面抗体是阴性的。打,还是不打呢?老缪医生的答案有点含糊:你不想打就不必打。这什么话嘛?!我经常告诉我的病人朋友:成年人想得乙肝其实不容易。夫妻俩在一起生活几十年了,在你们婚姻的金属纪念日去接种乙肝疫苗,不觉得怪异吗?简单地说,在你们今后走向金婚或钻石婚的日子里几乎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我就不用医学大道理做解释了吧!不过,今后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要输血,倒是有被病毒中招的可能。但又请放心了,现在的献血员是经过多个工序严格筛选的,所献血液里几乎不会有乙肝病毒。老缪做小医生的时候还经常能见到输血后急性乙肝,现在可就很罕见了。当然,注射乙肝疫苗也不是一件什么麻烦事,你若想让自己更放心一点,要求医疗机构给你接种乙肝疫苗,他们不仅不会拒绝,而且还会提倡,那就来一次0/1/6计划呗!建议你去当地卫生防疫站,或正规医疗机构的感染科接种。接种费用,得自己支付。(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本文转载自“缪晓辉论健”,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