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丸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简述

大黄蛰虫丸,活血破瘀,通经消症瘕。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症, 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专家点评

大黄蛰虫丸主要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肠粘连,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决的吸收,减少血栓重量等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可减轻用四氯化碳和乙醇综合造成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慢性肝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并能抑制纤维增生,防止组织纤维化。肝病领域主要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同仁堂做的最好。我们用它来治疗肝硬化和脾大疗效很不错,比安络化纤丸和鳖甲软肝片效果要好,还更便宜。但方中的虫类药物和大黄、干漆长期使用的话,还是有些副作用的,比如:影响消化功能、肝肾功能等。所以我们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病人,让他同时配合吃六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或补中益气丸等有补益作用的药,以期做到攻补兼施。

主要成份

熟大黄 300g, 土鳖虫(炒) 30g, 水蛭(制) 60g,虻虫(去翅足,炒)45g, 蛴螬(炒) 45g, 干漆(煅) 30g,桃仁 120g, 苦杏仁(炒) 120g, 黄芩 60g,地黄 300g, 白芍 120g, 甘草 90g。

剂型

丸剂(水蜜丸)。

功能主治

活血破瘀,通经消症瘕。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症,[1] 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适应症

闭经,月经失调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 忌】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药理作用】

(1)有效降低转氨酶,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液吸收。

(2)增强肝细胞代谢,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3)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下降。

(4)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附功能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5)活血破瘀、祛瘀生新,促进瘀血肿块的消散和吸收。

(6)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7)抑制胆固醇,甘油三脂合成,阻止胆固醇在肝脏的沉积和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抗动脉粥样硬化。

(8)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