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胆相照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胆相照
A+
A-
前段时间,一位35岁的小伙子肚子胀不舒服,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吓着了!彩超结论是肝硬化、肝内实性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经增强核磁检查证实为肝癌。
小伙子对自己的病情感到吃惊,同时也疑惑,彩超检查和核磁检查有什么区别?
彩超可以帮助检查肝脏的前期病变
彩超“全名”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B超的“升级版”。仪器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和超声回波原理,采集被检查部位的血流运动、组织运动等信息,从多方位、多角度判断器官结构、形态、血液供给、占位性质和面积大小等情况,可以帮助检测各器官的前期病变,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脂肪肝、胆管结石、胆囊息肉等都可以通过彩超来发现,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彩超、核磁都是影像检查
侧重点不同
彩超、核磁(MRI)都是医学影像检查的方式。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彩超用于筛查和常规的随访,如果在筛查中发现了问题,如彩超结果提示有肝脏占位,就需要通过核磁(MRI)检查,进一步诊断病变的性质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
两项影像学检查并不能互相替代,对于某些肝脏疾病还需进行CT检查才能确诊。
彩超发现肝脏占位
说明肝脏有了异生物
在体检中被查出肝占位性病变,这时候人们第一反应是自己可能得了肝癌。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绝对。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通过彩超检查,在肝实质内出现了异常回声区或密度区,在暂时不能明确诊断时,对异生物的统称。
肝脏占位性病变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可以是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肝腺瘤;可以是肿瘤样病变,如肝硬化再生结节、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还有一部分是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普通人群和肝病高风险人群
都要定期做肝脏彩超检查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在肝脏疾病发生初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常常被人忽略,等到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严重。
因此,普通人群和肝病高风险人群都要重视肝脏健康,提高重视程度,建议普通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腹部彩超检查,肝病高风险人群(包括肝炎病毒感染者、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人群、长期酗酒者、蓝绿藻类毒素污染水的饮用者、其他肝脏代谢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等、男性≥35岁或女性≥40岁,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一般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肝硬化伴结节的患者,最好3个月就进行一次彩超检查。(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www.igandan.com)
本文转载自“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