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令人期待的复旦版《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6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11月11日在上海市发布,这是连续第八年发布“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全国共有100家医院进入“复旦版排行榜”,37个专科榜上有名。肝胆、感染、消化相关领域哪家强?快随小编一起看一看吧!
传染科上榜医院相关科室介绍
传染科NO.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创建于1955年,现任科领导是张文宏、张继明、王明贵教授。其中多名教授、副教授在各种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地位。拥有如戴自英、徐肇玥、邬祥惠、翁心华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老专家,也拥有一大批在学术界相当活跃的中青年教授,已形成一支高学术水平的人才梯队。感染病学科的科研力量极为雄厚,是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攻关项目的承担者,研究方向包括: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耐药的诊断方法与耐药监测以及个体化治疗,发热待查以及新发和再现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快速诊断技术的研制,深部真菌病的新型诊断方法和治疗研究等方面。
传染科NO.2: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是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医疗科室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担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病科系国家重点学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和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奖励上百项,病区面积23000平方米,开放床位数300张,年门诊量20 万余人次,年住院量9000余人次,是我国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的主编单位,同时主编《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人类病毒性疾病》等专著30部以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十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染科NO.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暨肝病中心是华南地区高水平的临床感染病科室,是国家重点学科消化病系(肝病部)、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教育部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科室目前拥有多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一批活跃在医、教、研工作前线的中青年骨干,包括教授、副教授15名(其中3位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
传染科NO.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始建于1930年,由临床、重症肝炎研究室、临床病毒研究室及传染病与流行病教研室组成。在过去二十年来承担了国际合作课题1项、国家科委攻关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卫生部科研课题3项、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26项。
传染科NO.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地坛医院 (原名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 )始建于 1946年,是北京市卫生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医院坚持“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办院理念,形成肝病、感染性疾病诊疗、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四个中心的优势学科,曾牵头十一五、 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科技一、二、三等奖等 7个奖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21项,位列市属三甲医院第一名,其中独立承担项目 71项,在研科研经费超过7000万元,位列市属医院第二名。
传染科NO.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中央医院,1954年7月正式成立,目前是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承担中央保健任务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国家和军队临床药师培训示范基地,全军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信息研究中心。医院构建了以军事医学学科为统领,以肝病、肿瘤、中医药学科为特色,以医技和综合学科为支撑的学科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肖小河、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赵景民以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新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近五年来,承担省部以上科研课题268项,产出包括3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1项,发表SCI论文333篇,获得专利79项,出版专著65部,研发药品和制剂16种。
传染科NO.7: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所涉及领域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待诊,败血症,医院内重症和疑难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病及艾滋病与其它传染病的诊治等。感染内科的肝炎门诊接诊各种病因的肝病病例数约500例/年,并参加院内外感染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和会诊及高干保健任务。
传染科NO.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一家以感染、传染及急、慢性相关性疾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和重点学科,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中心。该院创建于1956年,建有“病毒性肝炎与肝病、感染、免疫与生物治疗、新发传染病和艾滋病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等重点学科。该院年完成各类肝移植手术百余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人工肝 技术、肿瘤肝胆介入微创诊疗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技术、乙肝产妇母婴阻断技术、肝病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肝病合并尿毒症肾透析技术、肝胆外科技术、性病艾滋病诊疗技术成为医院发展的重点优势学科。医院拥有研究生培养点11个。“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医院在病毒性肝炎与肝癌、艾滋病与新发传染病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科研课题数百项,获得数十项技术专利。
传染科NO.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国家肝病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传染病继续教育基地,北京市内科(传染病)重点学科。2007年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持多项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科委项目等。
传染科NO.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是我国西南地区感染性疾病疑难重症诊治及疑难重症救治中心,感染性疾病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是国家首批设立的博、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传染病房主要诊治法定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近年来,感染性疾病中心先后成功申请并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863”高科技项目、“973”分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在内的近百项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课题,经费近2500万元
消化病上榜医院相关科室介绍
消化科NO.1: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例成立于1954 年,1998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1999年被社会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该科不仅有一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国内外知名的老专家,而且有一批年富力强,学有成就的中青年骨干(平均年龄 36 岁),其中10 名是曾赴在美、英、日等国家(或地区)进修过1 年以上的归国学者。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组成了以樊代明院士为首的6人讲师团,今年内已在全国20 个省市进行了巡回专题告及现场操作表演。
消化科NO.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系国家重点学科牵头单位(1989年起至今)、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消化内科,优势学科,本市唯一)、卫生部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国内唯一)、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本市唯一)、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本市唯一)。科室成员中不乏国家级人材培养计划入选者,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同时众多教授在全国和上海市学会中担任要职。
消化科NO.3: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完善与丰富了胃肠病、肝胆胰和内镜三个亚专科人员以及临床、科研的内涵,消化科共有医师28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50%,近5年科室人员担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副主委1人,全国常委3人次,地方/省级主委1人,省级副主委1人,担任中华系列杂志副主委5人次,中华系列杂志编委7人次,其他杂志主编、副主编8人次,其他杂志编委18人次。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科技支撑十一五项目2项、教育部基金6项、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1项、卫生部行业基金1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科委基金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
消化科NO.4: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76年,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消化内科在许国铭、李兆申等教授的带领下,历经30余年建设,逐步形成了“消化疾病内镜诊治、胰腺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胃肠动力障碍疾病诊治、炎症性肠病和早期胃肠道肿瘤微创诊治”为主的五大学科特色。学科成员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常委兼秘书长、中华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委等重要学术职务。
消化科NO.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消化内科中心,北京市重点学科,亚太消化内镜培训中心等。全科床位130张,分为胃肠病区、肝病区、胰胆病区、消化师干病区。每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约3500例次。十余年来,消化科每年组织举办全国消化疾病及内镜学术会议,以“北京消化内镜节”为代表组织召开国际性消化及内镜学术大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消化科NO.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挂靠单位、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在消化系疑难病及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多次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公益性项目、国家科技部之国际合作项目、“九·五”攻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
消化科NO.7: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心,是国家教育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卫生部消化专科医生培训基地、消化内镜医生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是卫计委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近年来,消化内科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20余项。近3年发表科研论文近200篇,SCI 收录论著 50 多篇,多篇论文发表在Gut、AJG、IJC、IBD等知名期刊。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消化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在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NSAID 相关性胃肠粘膜病变及超声内镜诊治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消化科NO.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是西南地区最大,设备最先进,年均完成内镜下诊治最多的内镜中心,也是国内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内镜中心之一。拥有日本OLYMPUS公司最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十一套、电子胃肠镜四十多条以及OLYMPUS公司先进的超声内镜系统和完备的消化内镜下诊治辅助设备。中心现有正、副教授及高年资主治医生十余名,均具有丰富的内镜诊治经验。年均完成内镜检查和治疗超过5万人次。
消化科NO.9: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现任主任周丽雅教授,全科共计41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该科于1992年首先对于小于2cm直径粘膜层早期胃癌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为国内首创。对于小于2cm直径的胃粘膜下肿瘤行内镜下切除成功,也为国内率先开展,内镜下胃造瘘术已获成功,为国内领先。2007年消化科与普外、肿瘤科联合建立消化系统肿瘤诊治中心,为更好对肿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了平台。
消化科NO.1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是山东省传统优势学科,近年来,在新一代学术领头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李延青主任的带领下,整个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国消化病学学术领先者,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泰山学者岗,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山东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卫生部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山东基地,山东省医学会消化、消化内镜和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单位。迄今,消化内科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首屈一指的消化系统疾病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心。该科在消化内镜技术、功能性胃肠病、胰腺疾病、消化道肿瘤、肝脏疾病等各种常见胃肠道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各种消化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以及各种危重病例的综合抢救方面达到很高水平。(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另附检验医学、病理科、普通外科排行榜
本文系肝胆相照平台原创整理,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