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丁香医生
肝胆相照
A+
A-
因在网上发表文章称「鸿毛药酒是毒药」,广州医生谭秦东被「跨省抓捕」。
谭秦东所涉嫌罪名为「损害商品声誉罪」,公开资料显示,鸿茅药酒认为多家公众号对「鸿茅药酒」恶意抹黑,恶毒攻击,甚至宣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大肆散播不实言论,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广大读者和患者。
很显然,问题的焦点是鸿茅药酒方认为谭医生是通过「诽谤」并对其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那么,鸿茅药酒是否含毒?谭医生有没有乱说?
鸿茅药酒,是否含「毒」?
下图是鸿茅药酒在广告材料里公开的成分表,而红框标明的几种成分,对于其「是否有毒」权威机构早有解读和定论。
图片来源:鸿茅药酒说明书截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已提出过警示:不论何种类型的何首乌,对肝脏的毒性是确切的,并为此多次下调、规范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何首乌用量。
2014 年 7 月 16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明确提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证据最确切的 1 类致癌物清单中,槟榔多次出现,而酒精及其相关产物也赫然在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 2017 年 10 月翻译了这份致癌物清单,并将 4 类致癌物清单以表格的形式公布在官方网站上。
图片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对于证据等级比较确切的 1 类致癌物,国际权威机构的态度一直都非常明确:必须避免。
因为只要是明确或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并不存在安全剂量。
酒精,伤害不只一点点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2011年全球饮酒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年轻人正处于酒精的危险中。报告称,每年有32万名15到29岁的年轻人死于酒精相关的原因,占到该年龄段群体死因的9%。长期不恰当饮酒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这是导致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消化科王炳元教授
谈“酒精性肝病”,自然离不开“酒”这个危险因素。但王炳元教授提醒“饮酒量很关键,但饮酒模式同样需要关注。”
酒精量(克)=毫升数×酒的度数(%)×0.8
WHO使用的饮酒模式评分包括每天饮酒的比例、每次饮酒的数量、是否进餐喝酒、节日饮酒、醉酒导致不良事件结果的比例,以及在公共场所饮酒等。
WHO饮酒模式评分,中国平均为2分
此外,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王炳元教授表示酒不等于酒精,酒和酒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而这又涉及到酒中所含水的质量以及造酒的工艺,有研究显示,与其他酒饮料相比,红葡萄酒能够降低嗜酒者ALD的风险。
诗人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但若像他那种喝法,可能“吐出”的就是酒精性脂肪肝了。
90%~98%酒精都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长期喝酒,肝脏自然首当其冲收到影响。虽然乙醇最后在我们体内变成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但别忘了醋喝多也不行,乙酸是脂肪合成的重要原料。不适当饮酒时,一方面酒精破坏肝细胞,另一方面乙酸过多促进脂肪的合成,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出现。
酒精代谢(图片来源网络)
但如果以为过度饮酒受伤的只有肝脏就又错了!王炳元教授提醒,酒精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双向特征,无孔不入,其造成的伤害更是多系统的伤害。
(1)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酒精可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且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性损害。
(2)酒精性心肌病:由于酒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效应和酒精滥用所致的硫胺素缺乏,损害心肌代谢、抑制心功能。
(3)急性胆囊结石、胆囊炎:酒精性肝病导致胆汁分泌不良、易沉积,进而影响胆固醇代谢。
(4)胰腺炎:短期大量饮酒者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慢性嗜酒者,常有胰液蛋白沉淀,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致胰液排泄障碍。
(5)酒精性肾损伤:酒精体内代谢过程可导致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而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最终会进展至肾间质纤维化。
(6)酒精性骨质疏松:酒精抑制成骨、促进骨吸收,使骨组织形成减少,同时脂肪组织增多等,最终形成骨质疏松。
(7)食道、胃肠出血、粘膜破坏:乙醇可直接破坏黏膜屏障,可引起Barrett's食管、胃食管返流、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胃炎等。
(8)胎儿酒精综合征:酒精会造成生殖系统损伤;妊娠期滥用酒精会伤害婴儿,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
胎儿酒精综合症脸部特征(图片来源网络)
(9)肿瘤:早在1988年,国际癌症协会(IARC)就把酒精定为一类致癌物;更不用说,酒精在体内的初级代谢物乙醛,也在更早的时候被定为一类致癌物了。
总之,无论鸿茅药酒是否是毒药,究其本质还是一种酒类,是酒类就对身体有害,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肝病患者。在此提醒大家:珍爱生命,少甚至不饮酒!(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本文综合整理自“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丁香医生”,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