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为什么这么难治?靶向与免疫治疗效果如何?

2020-01-16 肿瘤时间 肝胆相照 肿瘤时间 肝胆相照 A+ A-

据最新全球恶性肿瘤状况报告显示(Globocan 2018),我国是肝癌大国,人口占全球的 18.4%,但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的 54.6% 和 53.9%。

国家癌症中心于 2019 年 10 月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情况(收集全国 501 个登记处的 2015 年肿瘤登记数据),具体分层数据如下表:


1.jpg

 

该数据是基于目前我国人群肿瘤登记处最新最全的数据,按照地区、性别、年龄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对应人口估计。2015 年我国肝癌发病率 26.92/10 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位第 4 位,死亡率 23.72/10 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位第2位

30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及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30 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84 岁年龄组发病和死亡率达到高峰;发病及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

 

肝癌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 HCC-ICC 混合型。肝癌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少数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乏力或轻度肝肿大等非特异症状。

患者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通过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及 B 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

到了肝癌中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右上腹痛;上腹部触及包块或者较硬的、不规则的肝脏表面;食欲不振、饱腹感、体重减轻;乏力或疲惫感、 恶心和呕吐;脾大、黄疸和腹水、 陶土样便、尿色加深;发热、肝区疼痛、乏力、消瘦等。

因此,80% 以上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有效治疗已经为时已晚。

 

FDA 批准用于 HCC 的药物


肝癌的预后很差,我国肝癌患者 5 年生存率仅为 12.1%。早中期肝癌患者,主要采取局部治疗,包括外科手术、肝动脉介入治疗和消融治疗等;晚期患者主要采取系统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下表统计了目前所有被 FDA 批准用于 HCC 的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2.jpg


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首要高危因素


在中国,肝细胞癌占肝癌比重超过 80%,而其中 80% 左右的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对预防肝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乙肝疫苗除了在新生儿时期需要之外,还许多的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易受外伤者、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清病毒学检查,并适当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除肝炎病毒感染外,还有黄曲霉毒素暴露、吸烟、饮酒、肥胖和糖尿病等。

 

肝癌如何预防


肿瘤预防是指通过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来降低肿瘤的死亡率,可分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为病因预防,基本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减少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改善饮用水质量、不吸烟、不过度饮酒、慢性乙肝及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二级预防即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癌症筛查及健康体检是有效手段。

筛查是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定期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及 B 超筛查,可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37%。

因为人体从感染肝炎病毒至肝癌的发生少则几年,多则 30 年甚至更长,对肝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及时治疗癌前疾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会大大提高!


本文转载自“肿瘤时间”,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模板——汤雄-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jpg

微信图片_20180412111131.jpg